散文诗歌网

2023有关团圆的抒情散文

分类: 抒情散文  时间: 2023-05-28 00:23:47  下载本文 

新年团圆聚,亲人笑语浓,离别言语浅,为把愁来藏。下面是散文诗歌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团圆的抒情散文,供大家欣赏。

20xx有关团圆的抒情散文:家庭的团圆宴会

中国过春节这个传统,可以说只要是中国人都应该感到无比自豪,至少我本人是这样认为的。据证明,春节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也许最初它真正的意义并非现在如此,但春节的雏形以出现却毋庸置疑。

春节能在中国经历几千年延续到现在,堪称世界奇迹。当然,中国人民在继承的链条上绝对是功不可没的。同时,也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传统历史文化上的雄厚基础。西方虽也有圣诞节或情人节等等传统节日,我却觉得缺少一份醇厚。

说实在,过春节给我的最大感受是:春节就是一场跨时间较长的盛大的家庭团圆宴会。又如一首正在播放的循环渐进音乐,有柔婉也有高潮。

2023有关团圆的抒情散文

大年三十之前的几天,就是为团圆宴会的准备期。远在他乡的人无论在外多窘迫或是工作如何的繁忙,都像约定好了一样选择在这时暂时放下一切,买上一张车票往故乡驶去。

再到临近故乡的小集市上买上一些小年货,不在乎山珍海味,更不在乎是否是名牌,一切都在在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家门前变得举足轻重。站在家门前远远期盼迎接的父母亲更是刺激了我眼里的泪腺,尽管我们早已脱离了父母的怀抱,但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永远是他们心尖上长不大的宝贝。再次重聚的欣喜,是温柔长调的开始。

大年三十是家里最忙碌的一天,从早晨到傍晚,年年如此,几千年的风俗吸引力,没有哪一个家庭表现出抱怨。这时候音乐也开始上扬,却也不是直接高调的现代DJ,而是在忙碌之中偏快些节奏的令人欣喜,也许是我本身对古韵的偏执。送香、洗家具、杀鸡、阉鱼、洗菜、切肉、调好料、贴对联等等。在这些准备里,我最喜欢的是贴对联,其实我喜欢的不是贴对联的本身,而是我喜欢对联的字体。对于柳体的娟秀,我更倾向与颜体的粗细得当,柔婉大气。当然,这仅仅只是个人偏好,其实两者各有千秋,也是不能一概而论。

等到一切食材都准备好后,全家人烧上一锅用柴火烧开的热水,轮流洗完“年澡”,整个就绪工作才能完成。“年澡”在我们这里也叫“去灾澡”,意思就是洗掉一年来一切不幸,祈祷下一年的平安,无灾祸。虽然洗的一身柴火味,却也有一番韵味。

接下来就是进入真正的家庭宴会主题曲。春节大年三十晚上的家庭正式大团圆来临了。音乐也进入更为融洽而温柔状态。一家人围着一张大圆桌坐下,大圆桌的中间还放了一炉木炭火锅,汤水正滚。家里虽也有电火锅,乡村人总觉得不够纯味,老式的火锅用了七八年也舍不得丢。

还好也就春节才让它见几天新世界,平日里就乖乖被封在纸箱的角落里。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围着滚热气的老火锅吃团圆饭,期间还可以讲讲些趣事调节气氛,是最温馨,也是最慰人心的时刻。一切的生活烦恼都消失,只享受这一刻的全家团聚的幸福,明天或以后的打算只能在门外招手。

家庭的团聚,亲人的贴心,美妙而眷恋般的期待。也许百年之后我们依然期待春节的到来,就如期待能再次偶遇初恋。

20xx有关团圆的抒情散文:团圆饭

入夜,天空悬一弯上弦月。

这是这座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大都市进入鼠年后的第一个月夜,浩渺,溟蒙。

过年的气氛似乎犹存。不远处,偶尔还有烟花升上夜空,绽放出斑斓璀璨的奇葩,旋即又化为陨落的光斑,融入苍茫的夜色。

也就弹指间啊,时光的匆匆脚步便迈入正月初七了。这不是在诠释斗转星移、日月如梭的含义吗?可我还沉浸在除夕团年饭的氛围之中,温着那份祥和与温暖的时光。就因为这,徜徉在公园林荫道的我与迎面来的游人撞了肩,因此赔了不是。少顷,又神游于其中,并呈现出水墨渗入宣纸后的晕散。

源于儿时的记忆:为了年三十的那顿团年饭,父母总是提前几天就在做准备了。先是父亲拟出书面菜谱,然后便与母亲到集市购买鸡鸭鱼肉、菜蔬和作料。到了腊月二十九日,煮、炸、蒸、炖的菜肴都已备好,剩下的便是团年饭前现做的拌菜和炒菜了。作为客家人后裔的父亲做吃的很在行,无论是刀工还是菜肴的色味,家人和亲戚都一致称道。当然,父亲的烹调技能,与旧时靠开小酒馆维持一家生计的祖父母有关。

团年饭的桌上,父母要给先人摆上碗筷和酒杯,盛上酒,并请他们入座。少不更事的我对此不解,父亲说这是对先人的尊重,也是在向先人表达敬畏之心。有一年吃年饭时,父亲说古往今来,年饭桌上一定要有鱼这道菜,其寓意是“年年有余”。似懂非懂地听着,还在上小学的我。在网络时代的今天,这个寓意恐怕已是人人皆知,“年饭必有鱼”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与传承。

有一件伤感而有趣的事,应该是祖父说给父亲听的,而父亲又总是爱在吃年饭时说与他的儿女们听,虽然几十年过去了,我仍清楚记得:祖父小时候因家里贫寒,有一年家里欠了人家的债,临近年关时,有个催债的人上门了。

其实债主的本钱已还清,欠的只是不多的利息债,但当时家里确实连这点偿还能力也没有,结果催债人就强行把家里养了半年多的一只大公鸡逮走了。这只鸡原本是家里打算换成钱过年的。还是孩子的祖父见状,便不动声色地抄近道埋伏在催债人的必经之路上,当他临近后,就朝他扔泥块。扔出的泥块砸在催债人的头上,他一惊,捉鸡的手便松开了。随后,只见他在田畴里追逐那只公鸡,累得气喘吁吁……

孩提时代,父母是张罗团年饭的人。饭后守岁时,父母会给儿女们发压岁钱,以期他们平安度过新的年岁。当儿女们长大成人安家多年后,角色就会互换,儿女们便成了张罗团年饭的人。如果家庭经济拮据,儿女们会感到张罗一桌丰盛的团年饭的不易,由此会联想并体会到在那低收入的年代,父母为了让他们过上一个快乐年的那份亦喜亦忧的复杂心绪。在儿女们张罗的年饭桌上,他们会对年迈的父母说出祝愿健康长寿之类的话,甚至还会提及当年父母的爱抚细节,以及父母在年饭桌上说过的话语,让父母舒心,享受天伦之乐。

过年这一习俗据说发轫于殷商时期,数千年来,其中的讲究、宜忌通过民间口口相传与老一辈的身体力行大多得到了传承。

然而现在,人们的囊中不再像过去那样羞涩,许多人家的团年饭就不再安排在家里了,而是安排在有档次的饭店酒馆。这就省去了吃年饭前的祭祖程序,自然也没有了先前为筹办这顿饭局的劳累以及餐后食具的涮洗之烦,还多了些与平时难以聚在一起的兄弟姊妹叙旧的时光。不过在饭店包间里用餐,尽管是掩上门的,家人也相互祝福、叙谈过往,但还是觉得这年饭的气氛有些变异,或者说氛围不如在家里时那样醇浓。

无疑,这是环境异样的使然。你想想,屋内始终有一静候的服务者,不时还有上菜的人进进出出,随之就从门框飘进一些声音来……无形中就会令你说话有所收敛,或者令你自动中断话语,或者影响你的谈性。而家里就不一样,熟悉而亲切的一切,本身就在营造着团年饭的氛围,会令你谈性盎然。难怪有的人家宁可多花一些钱,让饭店人员把年饭的酒水菜肴送到家里来,他们图的就是不打折扣的团年饭氛围。

古往今来,每个家庭吃团年饭的人数总是动态的。有的人是因为生计或某些原因回不了家,有的人是与家人阴阳两隔了,有的人却是初次出现在年饭桌上的家庭新成员。这就会给人以较为复杂的感慨。在设定家庭不破碎、在外的家庭成员都能回家过年的前提下,人的一生中能吃上多少次团年饭,大概没有人能肯定地回答这个问题。

实际上,具体到个人而言要看其生命的造化了。人生难以预料,谁也不能未卜先知。所以每一次团年饭都应当珍惜,珍惜与家人血浓于水的情感和零距离的交流,让彼此间感受到亲情折射的温暖,尽享生命中潜在的最原性的愉悦。所以每一次团年饭都应该看成是对生命的庆贺,庆贺生命又一次走完三百六十五里,抵达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吃罢团年饭,意味着农历新年伊始,人们将带着新的期盼回归各自的人生轨迹。一路上你会看到经历过严冬的草木在萌动,它们将跟随春天的脚步走向蓬勃蓊郁。而在春天里,你去冬的那个梦想也已拱破了冻土……

20xx有关团圆的抒情散文:为团圆干杯

每年过年,都要说点新春寄语,今年,要说的主题词,就是“团圆”。

团圆真好。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也是祈年五谷丰收的日子。随后的春节,就演化成了中华民族迎春的盛典。

告别了农耕社会,特别是进入改开,相对于祭天祭祖,对于为谋生四处奔波的草民来讲,更重视合家团圆,春节,就成了千家万户团圆的仪式。亲情无价,孝悌为先,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团圆就是平安,团圆就是心愿,就为了合家零距离的相互望上一眼,团圆的感觉,千金难换。

团圆真难。俗话说:十里赶个嘴,不如在家喝凉水。可每年为了实现这份团圆,为了合家能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却要形成36亿以上人次的“春运”大潮,这一个大潮的汹涌,何止是惊涛裂岸。

每年光交通事故就造成几万人魂断“春运”之路,几万人就阴阳两隔地永远不能梦圆。美军打一场伊拉克战争,才战死不到400官兵。中华民族每年为了团圆,就等于年年都要打一场高强度地战争。团圆的路上,还有数不尽的辛酸。

所以,团圆真的很难,团圆真的不容易,团圆真的要用心来珍爱。

团圆真盼。团圆越难,团圆越盼。团圆就成了老百姓永生的追赶,团圆就成了中华民族时代不灭的心愿。

只要一个都不少,就是喝杯清茶,都能醉在浓浓的梦甜。只要相聚都能笑得出声,就是布衣淡饭,都能吹拂幸福的温暖。

真盼团圆,就是用真情放飞祝愿,让我们借金鸡报晓,共同祈愿合家团圆,祈愿千家万户团圆,祈愿中华民族团圆。

为了团圆,干杯。

※本文作者:※

猜你喜欢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