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和尚穿着自己黄色的僧袍,斜挎着也是黄色的印有佛字的布包,左手托着钵盂,右手缠绕着佛珠,望着皇宫,师傅在那里陪着皇上念诵着佛经。他怀着一颗讲经弘法的志愿离开了长安。
他走到一个地名是眉坞的地方,他走进一个农家,乞了一钵盂的素斋,便和那一伙推着鸡公车的商贩走进了南边的大山。沿着一条名字叫做“石头河”的河走着。
河在一个名叫大河坎的地方,妩媚的将腰身一闪,拐了一个弯。他站在这个似月的地方,向西望去。他看见了一条龙,一条绿色的巨龙。它正要将它的脖子仰起,它要喝干河里的水。他惊奇。他想也许有一座庙,可以让这条龙安安稳稳地卧在那里。他渡过江。他来到中梁山山下,站在龙脊,在那里手搭凉蓬眺望了一下。整个汉川尽收眼底。他决计在这里建一座寺院。他盘腿而坐,双手合十,他默默祈祷。他开始四处化缘。
一座寺庙建成了,它就是“龙岗寺”。
僧人双手合十,赤脚站在门前。他想,也许身在长安的师傅的慧眼能够看到弟子的虔诚。
也许是建在龙脊之上,庙有了灵气。有了灵气的庙宇,香火自然而然就旺了起来。香客多了,和尚也多了,庙殿也多了。有那么一天。主持说:这周围的土地就是大家的蜡烛香油钱。方圆几十里的土地就成了庙产。还有一块石碑记住了这些话。庙前大大的开满了荷花的放生池里的鲤鱼一跃而起,溅起一片灿烂的水花。
星移斗转,沧海桑田。
记载着那些话的石碑已经断了,而且字迹已经模糊。那些残留的朦朦胧胧字就像是年代久远的记忆。
2007年,我再到龙岗寺。
龙岗寺座北朝南,庙前有一个大水塘,也许就是当年的放生池,枯败的荷叶在水里瑟瑟着,但水里碧绿的水草,倒散溢出令人振奋的气息。一溜土墙,掩不住岁月的痕迹。一栋快要坍塌的门楼,就像风中烛火。一块崭新的题写着“龙岗寺”的牌匾挂在那里,总有一种怪怪的味道,就好似有东西哽在喉间。同游的人早已熙熙攘攘的走了进去。我却仍然站在门前。门前的两对上了年岁的“户对”将我的思绪带到昔日的空间。两排厢房,一座新,一座旧,新的是富的表白,旧的穷的无语。院落里散放着一个大大石臼,石臼里有水,黄黄的,像人的尿。几粒豆子般大小的绿色不知名东西浮在水面。旧房的檐下大土台上放着雕刻着主持说的那些话的石碑,我望着那些石碑,心里突然涌一句:阿密陀佛。我知道,我也许就是当年建庙的僧者。
大雄宝殿气宇轩昂。大门上的两根红色的柱子上盘着两条张牙舞爪却有点消瘦但很精神的龙。天下的大雄宝殿都一样。在殿前,我逗留了片刻。但我没有踏进。我怕迈过那高高的门槛,我怕佛身后看不见的眼光。
转过大殿右侧的小门,是一排和当地普通民房一般的建筑。只是房檐下挂满了长长的像是幡一类五颜六色的东西。地上有几个破旧不堪脏兮兮的蒲团。只是最西边低矮的一个房间,给人金光闪闪的感觉,其实一样的破旧。门上一块蒙尘的矩形牌子上题写的“陕南特委”的字样,在讲述着这里不平常的故事。院落里栽着许多树,树不大。地上长满了青青的小草,砖砌的小道也生出许多青苔,走在上面有点滑溜溜的。院落的中间有一座圆圆的水池,池里有座山。站在池边,可以看见水里寸许长灰黄色的小鱼。鱼儿见有人,它们电闪般的钻进一个黑乎乎的小洞洞里。细小的身子蹭得水里那一丛丛一簇簇密密的绿黄色三角叶的水草也颤抖了起来。人总是一厢情愿的和鱼共处,其实人是很难和鱼相乐的,鱼的逸然自在是在人走后。院落里的一棵桔子树黄黄的桔子吸引了人。同游者的欢笑给这个抑许不该热闹的“静地”几份活气。共2页,当前第1页12
龙岗寺作为一座寺庙,它不出名。不出名,也许是因为它无法和那些名山大刹比肩。大刹是富豪贵族,是帝王将相。而龙岗寺是无数寺庙的一个最不起眼的小布丁。使它扬名的不是它的作为庙宇的身份,也不是庙宇的灵气,更不是给芸芸众生的指点迷津。使它有名的是世人眼里最不屑最鄙夷的埋在地下的已经破碎了的“瓦片”。而让它出名的是一个美国人。虽然当地的有识之士不乏常年的四方奔走。美国人扭扭捏捏的蝌蚪文,使“龙岗寺”的名字像林中响箭;像春天里的风筝;像十月盛开的桂花散播的芬芳。
站在其貌不扬有点邋蹋有点破败有点萧条的寺前,让人感到的是岁月的质感厚重。感到的是世事的沧桑巨变。
这里是洪波涌起的海洋,有鲸鱼在戏嬉,有数不清的贝类在海底悠然自得。有人在撒网。这样的生活不知过了多少年,忽然一天,海水像煮沸了一样,海底裂了一条大大的口子,山像一个沉睡了好久的巨人站了起来,它在不停的舒展着自己的腰身,摇落身上爬附的鱼类和贝类,鲸鱼仓惶地游跑了。海水不见了。这里变成了一片陆地。出外的游子回来了,看到面目全非的一切,他捡起了石块,在土地上耕种了起来。回来的人越来越多了,渐渐的有了村落,人们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在不经意间打碎的瓦罐和那些其它物件被堆放在房子的一角。远方恐龙死亡的惊恐的嚎叫并没有唤醒熟睡的人们。那煨着火的锥形的锅颠覆了,盛水的锥形的陶罐破碎了,他们变成了和他们终日相伴的黄土。
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留下的还有那一对相拥在一起,早已没了血肉的白色的枯骨,悄然讲述着海誓山盟,讲述着一个诺言,讲述着不属于他们却有点苦涩的浪漫。
逝者如斯夫。
一江春水流淌在有点淡漠的时空里。
红色的火苗在这个不起眼的庙宇的一侧闪烁着,金色的斧子和镰刀在墙上熠熠生辉。红色的种子在这里发芽,从这里开始蔓延,成了燎原之势。人们开始做了自己的主人。
直到一个时代,人们总是对逝去的年代充满好奇,总想从地下找出当年人们生活的情景。西装革履人们发现了这些支离破碎的瓦片的价值。他们认为这应该名副其实地叫做一种“文化”。人们开始对这片土地开始膜拜了起来。
其实,龙岗寺好像有点失落,做为一座庙宇。
我站在庙宇前有点空旷的土地上,一条宽畅而又连接着繁华的大道已经蜿蜒到庙宇前。我从水塘的绿草和水池里鱼儿的身上,从脚下的这条坦荡的大路上,我嗅到了一种复活的气息。一个沉睡了好久才开始苏醒的人的气息。
我想,龙岗寺就是当年在褒河边洗纱的那个名叫姒的姑娘,总有一天所有人们都会惊奇她的靓丽。
龙岗寺,我就是那个站在山门外赤脚的僧人。
共2页,当前第2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