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年方二八
上次见面是母亲节给婆婆送鲜花。花有28朵,是因为想到了二八芳龄,很配婆婆82岁的年龄。住得好高六楼,算上店面一层,应该叫七楼。爬得我气喘嘘嘘:“妈妈。母亲节快乐。送你一束花。”婆婆一脸诧异:“哎呀。花。昨晚我还想,儿子这次出差不在家,今年母亲节收不到花了呢?没想到还是收到啦。真是意外之喜呀。”陶醉的婆婆露出一脸的笑颜,里面只见少许的几颗牙。她最小的儿子,每年都会在“三八节”、“母亲节”、“生日”等节日给母亲买花,八十多岁的婆婆已习惯在节日收到儿子的鲜花。
如果今日没有收到花,母亲该多失落呀。
知母莫如子。昨日,儿子从遥远的异地打电话给老婆:“明天是母亲节,无论如何你要将两束花替我准时送到。我妈妈的,还有你妈妈的。可千万不能忘啦。”
什么时候开始,将婆婆很自然地叫成“妈妈”的呢?应该是那年春节婆婆大腿摔股裂卧床静养时期吧。假期已尽,儿女正准备各返归途,照顾母亲的责任让兄弟姐妹都决定推迟归程。做母亲的不愿拖累儿女,要求正常回去上班。此时,她最小的儿子也让哥哥姐姐回去,许诺由他来照顾。请了两星期的假,一家三口住了下来,与公公婆婆、大哥生活在一起。除去卧床的婆婆和年幼的女儿,我就是女主人啦。与婆婆睡在一张大床上,夜半费力扶她起床方便,清晨负责她洗漱、梳头、吃饭、聊天。过去一直没有如此亲近过。时间久了,越来越像一家人。那天为婆婆泡脚,看见一双熟悉的脚掌,与老公的一模一样,只是型号小一些,顿时非常感动,母子血缘的浓情。爱他就要爱他的一切,而母亲就是他最重要的部分。我伸出手为婆婆轻轻洗脚,婆婆很不适应坚持自己来洗,可她连挪动一个位置都要呻吟好一阵的老人,怎能让她弯下腰来。“没事。妈妈。就让我给你洗吧。”心想:你幸幸苦苦养育的儿子,白白送给我享用,多少也该回报一点给婆婆吧。
今天的任务是陪婆婆上街。太阳炽热,我擎着伞与婆婆慢慢行走,聊着一些话题。一时间觉得两人有点像闺中密友,像姐妹。她二八,我自然是比她年长了。体形娇小的婆婆有个很好听的名字“何家媛”,以她82岁的高龄能拥有这样的名字,定不是常人家的孩子。婚前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读过许多书。婚后为了七个儿女,中途离职待在家中操持家务,没有收入。老了又没有养老金。手中只有生活费,儿女给的零花钱,她最节俭,什么东西都不舍得丢弃。同时她又是最富有的。拿在手中全是红红的大票子。
这会儿闺中密友谈到她的那件七十年代做的短袖衬衣。“啊?都三十多年了还留着?那时的面料又不好,样子又难看,该扔了。”“看着又没破,怎么扔?但是我也没怎么穿。”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什么都不舍得恐怕是婆婆最大的特征。上次看见一件衣服还合适,当时犹豫了下,最后空手而返,可现在想想那件衣服挺好的,
陪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上街,除了要听她絮叨一些琐事,还要左顾右盼照顾周到。去第一家店,婆婆感叹一望无际全是年轻人的服装,却没一件老人穿的衣服。我这个家长只好安慰道,老年人一个季节买不到一件衣服,年轻人却可以见件买件,喜欢就买,当然只做年轻人的生意。反正现在商家多,总能买件合适的。人老了确实像了孩子,一哄就开心了。
陪着婆婆小心翼翼过斑马线。年龄大脚步缓慢,行动不灵敏。想到平日年迈的婆婆独自上街购物,一时心怀歉疚。如果八十岁没人陪在身边,真得是很寂寞。
左看右看,左挑右选,婆婆对身上试穿的衣服又爱又嫌,犹豫不决时,我笑着告诉好:“就这件吧。很好看的。”她又说想要中袖,并不想要短袖。我笑着(坚定)告诉她:“这件短袖很适合,先买下。至于中袖,我们再去其它店寻找合适的。”摇摆不定的婆婆见我说得在理,只好买吧。我抢下营业员的发票去收银台付款。婆婆举着百元红票说她有钱,不用我付。我回答婆婆:“我有散票。”这招很见效,她不再坚持啦。共2页,当前第1页12
35°的高温,哪里还找得到中袖的影子。没关系,继续陪八十岁老人逛吧。店门口坐着一乞丐,我侧身而过,婆婆却停下来掏个硬币放进碗里,然后安静地走开。婆婆真是有颗菩萨般的心啊。
走了半天,我累得嗓子冒火,一个老人岂不更累?正好旁边有卖碗碟装的小份西瓜,红彤彤的很诱人。问了价格,当即买了份。婆婆嫌太贵拒绝。我自顾将牙签叉好,笑着将西瓜递给婆婆尝尝,我自己也吃了一片,鲜嫩欲滴,很解渴。2元一小碗碟,贵是有些贵,但买给八十多岁的老人吃,实在不贵。
我带着她东转西逛,“哎呀,这是哪里?我都不认得路了。”婆婆一脸无助的表情。“别怕。今天不是有我在吗。丢不了。”这条街,她只走过直线,像今天这样左右互相交错几个来回,还是破天荒第一回。也难怪,三个女儿全在外地,身边只有儿子,她基本上是独自上街的机会多。一星期上两趟。今天才感到人老了实在孤独。不知道我女儿以后会不会陪我这个老人上几趟街……
枇杷正值成熟上市期,婆婆眼望了好几眼。“去买些枇杷。”让婆婆尝了一个,她觉得还好,蛮甜的,不酸。人老了,不能见一点酸。婆婆嫌贵,我执意买了一些,付过款后,将枇杷递到婆婆手中。婆婆原以为是买给小孙女吃的,知道给她死活不要。我宽慰婆婆,昨晚她的儿子已经买了不少枇杷,她的小孙女不缺。
回去的公车上,婆婆左算右算不对劲,刚才对方少找我们钱了。整整一块钱呢。啊?是吗?我开始感到难堪,因为我数学不好,根本不会换算几毛几两的,除非是整数。我的不识数的缺点,被婆婆发现了,一个上午的功劳白费了。心疼不已的婆婆想回去要回这一块钱,被我阻止了。太不划算了。来去一番折腾,远不止这一块钱。车子马上就要到家附近了。
不就一块钱吗?又不是十块钱。何况还是我的一块钱。
共2页,当前第2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