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游记之红石峡
吃过午饭,顾不得休息,我们便去游红石峡了。
“五一”黄金周,游客如云,好容易过了检票口。目之所及,通向红石峡的有一道石桥,却有点咫尺天涯的感觉,原来为了疏散游客,不至于拥挤出事故,从检票处到石桥设计了迷宫一样的凉棚,分两路人马,每路人马两队,在迷宫绕来绕去,一分种的路绕了约半小时才到大桥,我不禁有些佩服设计者了。
穿过长长的石桥,俯视桥下,深深的谷底像蚂蚁般的游人鱼贯而行,迂回曲折,想着我也将走到那里,成为风景的一角,不禁有些神往,便加快脚步上了山。天气有些闷热,极目远眺,却是山峦起伏,郁郁葱葱,深谷幽壑,寂静无声。羊肠山路依山势而筑,忽上忽下,左转右拐,我迷向了。机械地随着人流往前挪,不知走了几公里路,累得精疲力尽,终于看到最底部,河床清晰可见,光秃秃,白茫茫,抬头望见悬崖上书着斗大的红字:红石峡。心里有些气愤:旅行社吹了半天,就让我们看这个呀,浪费钱。父母和同事因不堪劳累,通过导游,另辟蹊径折回去了。
导游告诉我们,红石峡只有一条出路,只能往前走,不能往后退。虽然疲惫,我还是坚持向前走。我很欣赏女儿的耐性和毅力,不言不语,只一味地往前行。我一边拉着她,一边给她讲。红石峡又叫温盘峪,是因这里的岩石含有大量的铁,经过氧化,又因铁的含量不同,所以呈现不深浅不一的红色岩石,少有的丹霞地貌有14亿年的历史了,一瞬间,我感觉到了生命的渺小和仓促。很快就听到水的轰鸣声,几次凭栏张望,就是找不到声源,穿过一个长约30米的山洞,感觉走在悬崖峭壁上,山路仅容两个人,头上就是突兀的岩石,一不小心就会碰到头顶,我们就嵌在“匚”形槽里行走,长长的“一”字蛇阵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蜿蜒盘旋在山腰,时而变幻而出,时而隐遁悬崖。
路随石转,石转景开。我们要过一座石桥,说是桥,其实是人工搭上的一块石头,桥下有三个石洞,类似石拱桥,形成了三股瀑布,赶上雨季,桥面、桥洞急流奔涌,很是壮观。这座桥叫情人桥,其实就是桥面很窄,只容两人,我一看万丈深渊,心惊胆寒,哪还敢牵着女儿的手并行,便让女儿走在前面,我虚环着她,一个劲地嘱咐,别往下看,慢慢走。一不小心,把女儿的鞋子踏掉了一只,吓得女儿尖叫,我腿肚子直哆嗦。告诫她,别慌,慢慢走,终于走过去了。回头想给女儿拍照,被她制止了,真是遗憾。
看含羞石,逍遥石,相吻石,无不昭示着山民的智慧与美的追求。转眼到了黄龙瀑。崖壁横空出世,霸占了大半地盘,将峡谷逼到一边,挤成纤纤幽隙。缘壁游走,但见雾浪白烟,巨瀑罗列,像天空中垂下硕大的重帘,中间大流像万斛珍珠,哐哐通通往下倒,又如急雨,如裂帛。水帘飞雪,石洞栖云。身后,细流有韵,疏密无章,急先恐后嬉于石上。更有胆大妄为的,敢吻游人的面,敢弹游人的额,敢卖力地在岩上跳,敢狠命地往潭下跌。一侧崖壁上青苔展翠,瀑水贴着青苔疾行缓走,青苔上挂满水珠。这一幕蔚为大观,记忆犹新。共2页,当前第1页12
沿石阶随人流蛇行,见几十米高的崖壁上参差伸出石台,把瀑布断为错落几级,无章无法,却有境有意。天女散花瀑,两条瀑布错落有致,交相映辉,落梅纷飞,飘絮轻扬,天然壁画,赏心悦目。果然是“缩小了的山水世界,扩大了的盆景”。走到子房湖大坝上的时候,我与女儿的自豪感成就感油然而至,我想这对于女儿今后的生活必定有一个积极的暗示。
红石峡一行,是毅力的考验,是心理的锻炼,挑战了自我,超越了自我。想起了一句话: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敢攀登的人才有可能达到光辉的顶点。我想,只有不畏艰险,勇于前进的人才能看到险峰的风光。
共2页,当前第2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