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著名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汉朝著名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人与历史是统一的,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人通过自身的活动自我生成的过程。以下是散文诗歌网小编精心整理的汉朝著名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
汉朝著名的历史故事篇一:刘邦与紫气岩《史记.高祖本纪》载:“秦始皇帝常日:‘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厌(通压)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日:‘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
芒砀山上经常有紫气升腾,秦始皇感到很恐惶,为保住大秦朝万世基业,他决定去芒砀山镇压“天子之气”。于是带领丞相李斯及朝中大臣浩浩荡荡从咸阳出发前往芒砀山。只见芒砀山前有深20米,长800余米的断崖,岩石呈紫红色,上面紫气环绕,一会儿化作五彩祥云围绕芒砀山盘旋。秦始皇日:“此乃天子气也。”于是问丞相李斯如何镇压。李斯道:“吾皇可用青石镇之。”乃命人找来青石,由秦始皇在青石上刻上16个篆字:“吾大秦皇帝已登天子之位,紫气可息矣。”把青石立毕,秦始皇及随行百官对青石拜了三拜,紫气消失了。
刘邦斩蛇起义后,逃到芒砀山隐藏起来,看到紫气岩前立有一块石碑,十分气愤,来到青石碑前,猛喝一下把青石碑推倒在地,顿时,岩前又有了紫气升腾。
秦朝官兵到处捉拿刘邦,刘邦躲在山洞中也不敢回家。沛县县令下令把吕雉母子押在大牢,萧何从中周旋,放了吕雉母子去寻找刘邦。
吕雉带着孩子在崎岖的山路上而行,她忽然发现芒砀山上腾起一朵五色祥云,祥云如车盖,又如云霓忽而消失。吕雉快步前走,发现那朵五色祥云再一次升腾,出现在前面。吕雉飞奔过去,发现有一山洞。吕雉顺着洞口往里一看,终于找到了刘邦。刘邦见到吕雉说:“你是如何找到这里来的?”吕雉道:“你无论走到哪里,上空总有五彩云气,如同车盖,自然一找一个准。”刘邦和吕雉在芒砀山呆了几天后又返回沛县,杀了县令,被拥立为沛公。
汉朝著名的历史故事篇二:刘邦混吃混合取吕后刘邦的妻子是吕公的女儿吕氏,吕公本来不住在沛县,后来和家乡的人结下冤仇,便和家人来到了沛县,因为沛县当时的县令和他是好友。在刚刚到沛县时,很多人便听说了他和县令的关系,于是,人们便来上门拜访,拉拉关系,套套近乎。刘邦听说了也去凑热闹,当时主持接待客人的是在沛县担任县主簿的萧何,他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刘邦根本不管这些,虽然他没有带一个钱去,他却对负责传信的人说:“我出贺钱一万。”
吕公听说了,赶忙出来亲自迎接他。一见刘邦器宇轩昂,与众不同,就非常喜欢,请入上席就坐。这次刘邦不但白吃一顿饭,酒足饭饱之后,吕公又将他盛情留下,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刘邦巴不得成这门亲事,征得父母同意之后,便和吕氏结了婚,这就是以后历史上有名的吕后。汉惠帝就是她和刘邦的儿子,还有一个孩子就是鲁元公主。
汉朝著名的历史故事篇三:汉武帝的求仙之梦较之燕昭王、齐威王、秦始皇等古代帝王,汉武帝更热衷于敬神、求仙,赖有《史记·封禅书》,我们对汉代的求仙活动有了充分的了解。
战国时代,已形成方士集团,但他们曾遭到秦始皇的打压,元气大伤。到汉武帝时,由于皇帝的笃信与倡导,求仙之风又兴盛起来,规模、声势远超过前代,方士势力则复起,亦远非秦代可比。
武帝虽然好儒,也受黄老思想熏陶。而黄老尚自然、清净无为的一面似乎对他毫无影响,他独钟情于黄老神奇的一面。他17岁登基,“尤敬鬼神之祀”。第一个对汉武帝产生影响的方士是李少君。武帝有一旧铜器,考问少君。少君回答:这是齐桓公时代的铜器。后来武帝经案验,果桓公时代之遗物,于是他“以少君为神,数百岁人也”。识认出一旧铜器的时代,这有一定的学识经验即可办到,由此推断少君有相当学识,才符合逻辑,但武帝等人却由此判断少君是神仙,是活了“几百年”的人,却有点不可思议。初试小技得逞后,李少君诱使年轻的汉武帝海上求仙,于是汉武帝派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从事于用“丹砂药剂化为黄金”。汉武帝此举的后果是:“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相效,更言神事矣”。李少君后来生病死了,武帝“以为化去不死也”。
李少君死后两年,武帝开始对方士少翁、栾大等着迷。少翁因造假被武帝所杀且不说。武帝见了栾大“大悦”,为什么呢?因为他对杀少翁已经非常后悔,“恨其早死,惜其方不尽”。栾大相貌堂堂,又“敢为大言”:
臣尝往来海中,见安期、羡门之属……臣之师曰:“黄金可成,而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也。”“臣恐效文成(少翁),则方士皆掩口,恶敢言方哉。”
为了安抚栾大,武帝掩饰自己杀少翁的事实说:他是吃马肝中毒死的。此刻的栾大,已经将武帝的心理与智力揣摩透了,于是欲擒故纵地对武帝说:
臣师非有求于人,人者求之。陛下必欲致之,则贵其使者,今有亲属,以客礼待之,勿卑,使各佩其信印,乃可使通言于神人。神人尚肯耶否耶,致尊其使,然后可致也。
贵其使者,这个使者不可能是别人,只能是栾大本人,别人何由认识他的“老师”呢。武帝当即拜栾为五利将军,一月后,又让栾大佩四颗金印: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天道将军。又封栾大为侯,赐甲第,童仆千人,还有车马帐帏器物等。武帝还将自己的一个女儿许配栾大,这个公主下嫁栾大,光黄金就带去万斤。武帝还亲临栾大府第,他派出慰问、送礼物的使者,络绎不绝。
当时的栾大贵震天下,看得人人眼馋,惹得燕齐一带的人,都说自己有禁方,能神仙了。那一年,汉武帝44岁,他一心期待着栾大给他招来神仙。然而栾大招不来神仙,在长安无法久居,就治装东行,说是入海找其师傅去了。
栾大东去后不久,另一个方士公孙卿又出现在武帝宫里。那一年汾阴掘出古鼎一只,公孙卿讲了一则黄帝成仙登天的故事:
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须,龙须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须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虽然吃了少翁、栾大的亏,汉武帝对公孙卿所言仍深信不疑,他说:“我如能像黄帝那样成仙,我视离开妻儿如脱鞋耳。”于是他拜公孙卿为郎,让他去太室山为自己候神。同时,开始有关封禅的准备工作。他后来之去泰山行封禅大典,根本的目的在于求仙。
汉代的方士中,公孙卿大约是对汉武帝急切求仙的心理揣摸得最透彻的。这年冬天,他声称在河南的糇氏城上发现了仙人的踪迹,武帝兴冲冲地赶到那里欲一见“仙人迹”,却是一场空欢喜,失望之余,恨恨地欲问罪公孙卿,谁知公孙卿不慌不忙地回答:“仙人对人主没什么求的,是人主有求于他。若非宽以时日,仙人不会来。”武帝竟心悦诚服,于是下命郡国修路,各名山修造宫观,以求神仙降临。为了候仙,举国行动起来,这种折腾,在公孙卿的蛊惑下,如火如荼,势不可当了。
武帝46岁那年冬天,先是到桥山黄帝冢祭祀黄帝。第二年的3月,他礼登太室山,据说从官在山下听到有叫“万岁”的。下山后,武帝即直奔东海,今山东一带的百姓似乎都如痴如狂,“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尽管“无验者”,武帝还是不断增加船只,命令自称见到过海上神山的几千人,出海去求所谓的蓬莱仙人。公孙卿则拿着皇帝的符节,带领大批随从,在一些名山候仙,他走到东莱的时候,又声称“夜见大人,长数丈,就之则不见,见其迹甚大,类禽兽云。”武帝又兴冲冲地赶到东莱,亲自观看那巨大的足迹。不知是巧合还是迎合,他手下的大臣们也说:他们见到一老人牵着一条狗,说了声“吾欲见巨公”就不见了人影。武帝断定此人即是仙人,就在那里住下,同时让方士们乘皇家传车四处去找这个“仙人”。这次派出去的人数也在千人以上。
因为没有结果,汉武帝暂时离开东莱。于四月顺便封禅泰山。然而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求仙,在方士们的怂恿下,他“欣然庶几遇之,乃复东至海上望,冀遇蓬莱焉。”两千多年前的这一幅求仙图景今天看来十分荒诞,一个东方最大国家的皇帝,带着他的大臣们,以及无数的百姓,翘首伫立海边,希望看到蓬莱仙山与仙人。那些日子,海市蜃楼正好没有出现,如果正好出现了,我们不知道汉武帝及他的臣民们当时会有怎样的想法,会有怎样的举动。